今日老埠
走!英歌舞带你“穿越”回80年代
2024-06-04 11:34
浏览 64
评论 0

      随着英歌舞的持续火爆,有关英歌舞的历史文化发展与传承也引起了众多英歌舞爱好者的兴趣。最近,一篇发表了30多年的《潮阳英歌概述》论文及一份被珍藏了近40年的“梁山泊好汉”英歌舞服设计画稿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论文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溯源了潮阳英歌舞的源起和发展;画稿则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潮阳英歌舞如何从自由发展的民间舞蹈逐渐进入艺术殿堂的传承发展印记。


      记者了解到,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潮阳文化馆就组织人力开展了潮阳英歌舞的整理和恢复工作,一群文化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深入田间地头发动农民兄弟一起训练英歌舞,并先后成立了多支英歌队。最终,由45名农民组成的潮阳县两英镇永丰农民英歌队受邀进京举行示范演出,惊艳了全国,受到业界的高度评价。近日,记者联系到了相关的后人,听他们讲述父辈及纯朴的村民为保护传承英歌舞作出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

                                               

一篇论文,唤起英歌舞源起的追溯


《潮阳英歌概述》收录于1991年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广东民间文学研究论文集》中,作者是陈创义和庄里竹。这篇洋洋洒洒近万字的文献讲述了英歌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广场男性情绪舞蹈的渊源及形成和发展。

这篇论文以大量文献资料为佐证,讲述源远流长的潮阳英歌,在明朝以前就已形成雏形,至明朝期间发展成熟,清代进入全盛时期;清代的游神赛会队伍中,英歌舞与潮州大锣鼓、游标旗都是必备的。

追溯英歌的渊源,文中引用了《广东通志》及《潮阳县志》等文献记载,论证英歌渊源的形成:一方面形成于自唐代以来的祭祀,包括祭祀山川神灵、祭祀忠烈及儒家祭孔等;另一方面来自劳动生活,潮阳人自古就有用劳动工具作为文体活动器材的传统;此外还源于民族斗争和农民起义,在元代的农民起义和明代的抗倭战斗中,义军以“唱英歌”等隐秘形式进行集结训练及化妆攻城等;据史料记载,英歌还来源于戏剧和民间舞蹈,明朝时“潮阳俗尚戏剧”,英歌由说唱发展为游神赛会,因适合队伍行进而发展成现在英歌舞这种形式的情绪舞蹈。

文中还指出,如今英歌舞的形式基本是以宋江等梁山泊好汉故事加以演绎,但这并不是原来英歌舞唯一的形式,也有其他的民间舞蹈形式;英歌队员所画脸谱,其雏形可能是祭祀仪式中挂面具演变而来。发展至今多以梁山泊好汉故事为演绎内容,是因为“除暴安良是民心所向,刚劲雄浑的英歌正适合表现梁山泊好汉的英雄气魄”。此外,因地域不同、武术融入及其他外来文艺样式的影响,英歌还分为若干流派,有慢板、中板和快板之分,其舞槌和锣鼓配套等都不一样。快板英歌与慢板、中板有较大差别,根据地域不同还分为南山武派、南山文派、对打套式派三种,但不管是哪种风格,都有一个以水浒时迁为化装对象的耍蛇人领队,技法复杂,气势波澜壮阔。


精美画稿,呈现英歌服经典之作


1988年,应全国艺术院校第二届中国舞“桃李杯”赛比赛委员会之邀,潮阳县两英镇永丰农民英歌队前往北京进行示范演出,进京演出的45名队员全是农民,他们放下了手中的农活,进行了刻苦的训练,最终演出十分成功,获得各界好评,新华社等媒体对此专门进行了报道。《潮阳英歌概述》作者之一的庄里竹正是组织并排练这支英歌舞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微信图片_20240612095801.jpg

 新华社报道永丰农民英歌队进京演出的剪报

庄里竹的儿子庄枫对记者说,20世纪80年代初,为重振英歌雄风,潮阳文化馆开展了潮阳英歌舞的整理和恢复工作,他的父亲当时是潮阳文化馆副馆长,为了整理挖掘排练英歌,每天都非常忙碌。庄里竹多年参加艺术科学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和资料整理工作,还被聘为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广东省卷《英歌舞》节目的特约编写作者,先后获得文化部、广东省文化厅的嘉奖。

当时年纪尚幼的庄枫记忆中父亲要么深入乡间收集整理英歌舞蹈动作,要么组织永丰、西岐等多支农民英歌队进行排练,要么带队出差到外地巡演,难得有时间和他待在一起。特别是到北京参加演出的那一次,排练期间每天都是早出晚归,非常辛苦,但父亲一直兴头十足,有一次还带回两根舞槌给他玩,他也兴致勃勃地跟着模仿学习。

为了能更好地进行潮阳英歌舞的整理和恢复工作,庄里竹找到了潮阳潮剧团的舞美设计师谢礼泽。谢礼泽对戏剧服装有研究,庄里竹希望他能结合英歌队列舞,创作出相应的服装。谢礼泽为各支英歌队设计的服装画稿一直被谢礼泽的家人珍藏着。

微信图片_20240612095803.jpg


微信图片_20240612095804.jpg


微信图片_20240612095805.jpg

谢礼泽为永丰农民英歌队设计的舞服画稿

 谢礼泽的儿子谢湃然介绍说,他的父亲当时也参与了永丰英歌队进京演出的筹备工作,和筹备人员一起讨论英歌舞排练的主题。当最终确定以梁山泊好汉作为进京表演的队列主题时,父亲十分兴奋,回家后曾跟他说起,这个主题既能显示英歌整体队列的统一,又能展示个体舞蹈形态的个性,观赏性会更为丰富。

微信图片_20240612095806.jpg



谢礼泽为永丰农民英歌队设计的舞服画稿

为了在设计上做到整体统一又体现个性的特点,谢礼泽给每件衣服都统一设计了头饰、披肩、腰带、脚绷等,但又根据每个角色的不同,在局部上做出不同的造型设计;为了让服装更加亮丽出彩,也为了让队员们跳舞时能够灵活自如,舞出力量感,在当时各种材料比较匮乏的情况下,谢礼泽跑遍了各地的服装辅料工厂,寻找最合适的布料、配件,甚至为了达到色彩效果,还亲自染布作色,力求达到美观、耐用还穿着灵活舒适。这些画稿不但画出了每一件服装的不同样式,还在上面对服装的用材及细节进行细心备注。这些呕心沥血设计出来的服装样式,后来成为很多英歌队制作舞服的典范样本,沿用至今。


 民间热爱,让英歌舞传承生生不息


谢湃然告诉记者,他曾听父亲谢礼泽讲述,村民对英歌舞充满热爱且不求回报。英歌舞队的排练多是利用工余时间,常常就在村里的晒谷场上进行,村民都是自愿参加的,因为时间紧,常常要练到过午,不但没有报酬,还没有提供午餐,他们都要自带餐食,但村民们都乐此不疲。这也让谢礼泽非常感动,因而他在设计服装时,特别注重整体统一的同时突出每个个体的特征,以求让每位英歌舞者都成为独一无二的主角。

微信图片_20240612095807.jpg

作为文化传承者的后人,谢湃然觉得,如今英歌舞能够火出圈,离不开民间的热爱和传承。但英歌舞的发展不能单靠参与者的热情,可以尝试通过与文旅产业合作的形式,让英歌舞获得常态化发展的资金支持。此外,英歌舞既可登上高雅之堂进行表演,也可以在晒谷场之类的小角落自娱自乐;既可群舞,也可独舞。因此,英歌舞的发展不应只注重群体表演,也可以创造条件让更多小团体,甚至个体能够接触、学习到这一民间艺术,比如选择一处公共场所建立“英歌舞角”,让爱好者可以在这里互相学习切磋英歌舞技艺,让初学者、特别是外地游客也能参与进来一起学习,让英歌舞能更加健康发展和广泛普及


收藏
0条评论
暂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