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老埠
6月21日,这一天我们不会忘记!
2021-06-21 00:00
浏览 3k+
评论 0

每年6月21日,汕头市区都会响起防空警报,让人刻骨铭心的记住1939年的那一天……

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汕头沦陷视频

1939年端午节的那一天(6月21日),凌晨1时,日军的粤东派遣支队40多艘舰艇、43架飞机、一架飞艇和一支海军陆战队,其总兵力共1万人左右突袭汕头。2时20分,部分敌军在达濠镇东湖登陆,上午10时左右占领与汕头市隔海相对的礐石;敌军主力则偷袭新津港、梅溪,并分出两支部队分别在汕头市东面的下蓬乡蛋家围和西面的蓬洲登陆,夹击庵埠镇,对汕头市形成包围态势。与此同时,日军共出动飞机44架次,对汕头市进行了大规模轰炸。驻汕的第十二集团军直属独九旅旅长兼潮汕警备司令华振中得悉日军登陆后,即下令各部队死守抵抗。此时,潮汕地区防军有独九旅的625、626团以及广东省保安团、地方武装警察、自卫队等约3000人,兵力处于劣势,但多数防军仍奋起抵抗。金砂乡是敌军主攻方向,驻地防军在营长李平带领下,冒死抵抗,奋勇杀敌,坚持到21日晚,除少数突围外,余皆殉难。而当日军从迴澜桥攻入市区时,在今民族路胡文虎大楼一带遭到防军和民众的英勇抵抗。在激烈的巷战中,由于双方兵力和武器的悬殊,我方军民伤亡很多。

微信图片_20210621132207.jpg

日军轰炸汕头

微信图片_20210621132219.jpg

日军铁蹄下的汕头老埠

微信图片_20210621132223.jpg

日军轰炸后的汕头老埠

微信图片_20210621132227.jpg

日军入侵汕头

微信图片_20210621132230.jpg

铁蹄下的汕头

微信图片_20210621132233.jpg

铁蹄下的废墟

微信图片_20210621132236.jpg

铁蹄下的废墟

事后市民自发收殓牺牲者的遗体,他们就近在中山公园里搭了一个大竹棚,作为临时停尸房,停放烈士遗体。当日,汕头失陷,中山公园也被日寇占领。停尸房里的遗体,由存心善堂收埋。

岁月沧桑的忠烈祠

日本投降后,市民便在原停放烈士遗体的地方设道场祭拜英灵。过后,汕头总商会向当局提议在原停放烈士遗体的地方盖一座忠烈祠,纪念为抗日阵亡的汕头市军民。当局批准后,市民踊跃捐款,忠烈祠很快就建成了。

忠烈祠占地面积约76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36平方米,为贝灰沙杉木混合结构。建筑风格融合了潮汕民间祠堂设计,“四点金”平面布局,庑廊接拜亭,又以西洋装饰风格点缀其间。最引人注目的是门匾上的“忠烈祠”三个大字以及两侧门柱的“垂名炳海表,柱国障天南”楹联,此系国民党元老、号称“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的吴稚晖书写,题款时间为“民国第一丁亥年三月”(即1947年)。

这座祠竣工之后马上被进驻的国民党汕头市党部和国民党海军司令部抢先使用了。汕头市总商会出面与国民党汕头市党部书记长陈伟烈交涉,结局是“民不敌官”。

1951年,忠烈祠被改为汕头市儿童文化宫;1952年再改名为汕头市少年宫;“文革”初期停办;1973年10月复办。后来,汕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少年宫搬走。忠烈祠从此未能妥善保护,整座建筑日见荒废,残败不堪。最后作为危房被封闭了。

今朝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

2013年市政协文史委去年提出提案,热心华人企业家庄坤平慷慨捐资200万元用于忠烈祠修缮。2014年忠烈祠旧址被定为第五批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汕头市政府又批复同意将其开辟为“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随后,汕头市政协文史委立即着手组织专家、学者成立了抗战文物征集鉴定专家组和史料征集编写小组,向社会各界征集到各类抗战文物近200件,整理编写潮汕抗战史料8万多字,收集图片数百张。修缮完成了并征集文史资料,“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于2015年9月1日开馆。

微信图片_20210621132240.png

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忠烈祠)

纪念馆分为七部分内容:一是日军侵占汕头和潮汕各县沦陷;二是日军罪行和潮汕人民的苦难;三是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四是抗日组织及武装序列;五是潮汕抗战人物;六是潮汕华侨支援祖国抗战;七是潮汕抗战胜利。馆里展出了各类抗战文物近200件,整理编写文字8万多字,还原潮汕抗日战争历史。

微信图片_20210621132243.png

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周边及内部环境

在展示的实物和文字当中,有不少文物尤其珍贵,如位于纪念馆大院一侧的“杨一鸣烈士墓碑”,是由烈士后代杨振通、杨贵卿捐献出来的。杨一鸣(1905~1940)是揭阳人,归国华侨。1940年4月担任国军陆军预备第六师十八团第一营营长,奉命驻防于桑浦山前沿,多次击退日寇进攻。1940年11月20日,日寇进犯杨部守地,杨一鸣率部迎击,浴血奋战,身中数弹仍镇定指挥,迫使敌人败退。杨一鸣最终因伤势过重在揭阳真理医院抢救无效,为国捐躯。

来自张美生先生捐赠的百余件抗战文物陈列在纪念馆中,向世人默默“讲述”70多年前的那段历史。一张70年前“劳工亲属支款手折”的复制品则是讲述了普通潮汕人在抗战时期发生的苦难。这份证件是市民郑崇伟先生的祖父郑鸣声,在1944年5月12日被日本驻汕机构掳往日本务工时留给亲属用于每月支取“工资”的。“字第3729号工人”,反映了单这家公司当时在汕头掳走的劳工就有数千人之多。被掳走的郑鸣声那时才37岁,家里有六个子女,他被抓走后一家人过得十分艰苦,有儿子被送养,有女儿逃亡外地去了。郑崇伟说,“在家守候多年的奶奶一直想知道爷爷的下落,直至去世也未能如愿……”

通过纪念馆,潮汕曲折、艰难、壮烈的抗战历程全景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民众记住这一段悲壮的历史,也将潮汕地区军民抗日、华侨爱国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共圆复兴中国梦。

汕头沦陷纪念日

《汕头经济特区人民防空管理办法》于200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工作与每年的“6·21”警报试鸣、全民国防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对广大市民进行法规、常识等方面的宣传教育。

汕头市从2002年始,每年在6月21日进行防空警报试鸣。时长15分钟,以警示民众勿忘历史。

6月21日,这一天我们不会忘记!


收藏
0条评论
暂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