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乾内街,西北起自镇邦路,东南止于至平路,短短的一条小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这里曾是汕头副食品批零市场的“领军人物”,在汕头商业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海乾内街就是汕头“岛内”的发源地,它的崛起和发展,与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息息相关······“岛内”, 在汕头人心里就是“批发零售”的意思,“岛内价“就是价廉物美的代称。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春风沫浴到汕头后,刚开始时“海乾人”只是在家门前摆两条板凳架上床板置放上菊花茶 、 健力宝、椰子汁等饮料就做起了生意,来进货的也主要是市区的小商贩。生意就这样一天天地红火起来,售卖商品也从饮料向蜜饯、饼食等副食品方面扩展。改革开放之初,汕头商业迎来黄金机遇,因为经济特区当时拥有一些进出口的特殊政策,所以不少进口食品如日本的蛋糕、薯片等都通过香港中转贸易进入汕头销售,再通过小小的海乾内街“散”到省内的广州、福建晋江等地。“岛内”一度客商云集名闻闽粤 , 成熟的市场以及档主们手中掌握的庞大购销力量,也让不少贸易商行“进军”海乾内街,融进了新资本力量的海乾内街生意更是风生水起。早期的海乾内街经首者几乎人人都发了财。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区万客隆、大众等大中型超市的出现,海乾内街这个红火了十几年的“岛内鼻祖”生意开始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