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
流金岁月
2019-02-20 00:00
浏览 2.5k+
评论 0

图片2.png

       小公园是上世纪30年代初建设的, 起初建有假山、噴水池,竖有一块大石,石旁种有几棵树,这块石刻四个大字,叫“万宝朝宗”,意思就是做生意的地方。1934年4月续建一座八角楼,红柱绿瓦,亭四周筑石椅,名为“中山纪念亭”,俗称小公园。可以说小公园开埠区的形成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

       所谓“天时”,要从汕头开埠说起。 汕头于1 860年开埠, 抓住了对外贸易扩大和工商业发展的契机, 海运贸易迅速发展。据史料记裁;1932 - 1937年间, 汕头港外洋船艘次及口屯位数、货运量均居全国港口的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广州, 其中1935年汕头港进出口船舶总吨位已占当年全国港口的8.67%,创历史最高记录。民国初,汕头埠已成为主要商业活动区。早在1926年的“汕头市政改造计划"就体现了以小公园为轴心,从西至北,放射状道路网和被海河包围的具有半島式的用地特征的规划; 1930年汕头正式建市,开始了全面的市政建设,拓宽铺筑马路,广建店铺、洋行、 荼楼酒馆、文化设施,发展市内交通,扩展了市区面积,出现了“建筑业之兴起,盛极一时"的现象。这一时期建设,莫定了以小公园为中心向四处辐射的繁华的“四永一升平”的新兴商业区,当时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的南生、广发、振源、平平等百货公司也都集中在小公园附近, 使小公园成为汕头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使汕头城市经济实力一度跃居全国第七, 位 。 ,山头赢得了百載商埠的美誉 。

       所谓“地利”,要从汕头港的兴起说起。汕头港是由厦岭港演变而成,明嘉靖初年,厦岭以南几条沙脊渐渐露出海面,称为“沙汕",此后又淤积连片成为“沙汕平''。雍正八年( 1730 年) ,清廷在厦岭天妃宫设立税站,时称“汕头口'',从此“汕头”这一地名逐渐确立。近代, 西风东渐的海洋时代和国际贸易潮流,促使海岸港市兴起。洋率合停靠、抛描需要深水良港和好的运输条件, 而汕头港当时怡怡拥有韩江、格江两条河流汇入的自然港湾,货船沿着韩江滋明流,可深入粤东北、国北、義南等地,有着货物集散的广阔腹地。整个害东以至画西義南的特产很容易便可以通过水陆二路向汕头聚集, 然后流向四面八方。 汕头又处南北洋的交汇点, 南来北往的货物也在这里集中,北至青岛、天津、苏州、上海、宁波等地,南至泰国、安南等东南亚国家。“地利''使汕头成为万商云集之区,通洋总汇之地。 由于航运贸易的逐渐繁荣,汕头港埠逐渐成为国内一个运输十分繁忙的中转港。到了20世纪30年代, 形成了以小公园亭为中心,周边的安平路、升平路、 国平路等骑楼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状分布,加上两侧的“四永一升平”等繁华商业区、居民区,与东部的旧“盐埕头”、北面的红亭、南面的“汕头港”组成盛况一时的“百载商埠”。

       所谓“人和”,要从侨乡说起。潮汕自宋元以来,已开辟与南洋西洋之间商旅往来的海上通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一系。据史料记載,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代皇帝这100年间,从樟林古港乘坐红头船飘泊到遅罗的潮人有150万人之多。这是潮汕地区向东南亚的第一次移民潮。

       1860年汕头开埠后到1949年,潮汕地区人口压力、地方动;荡等因素又造成潮汕人向东南亚的第二次大规模移民。据统计, 海外华人华侨有5000万,其中潮汕人有1000万, 约占1/5。许多潮汕籍,包括客家藉的华侨翘楚在侨居地发家致富之后,心系桑梓,衣锦还乡;他们在故乡投资实业或商业。小公园街区的一骑楼很多都是南洋的华侨投资建筑的, 其建筑式样与风格上融入了东南亚建筑风味, 就是最好的证明。

       小公园能够在上世纪 20年代末到抗战前夕全面建成,其中有这个历史时期汕头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因素,更主要是侨资在建设中起了主导作用,约占总投资的2/3,建侨房2000多幢,而且是成街成坊地进行建设,这是保证小公园能够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下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地进行建设的重要经济支柱。


收藏
0条评论
暂无更多
相关推荐